2016年,距离毕业过去六个年头。整整六年里,两千多个日子里,大家获得了什么,又消失了什么。
生活除去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八零后的同辈大家早已经不再年轻,心里依然怀着对青春的不舍迟迟不愿放下。
时常听到那首歌感慨万千再不疯狂大家就老了,放眼望去,都在为生活的柴米油盐而奔波,好像大家都被磨灭了情怀和对生活的满腔热忱,就好比锐石抹去了棱角。
过去敏锐,羞怯,感性,可目前就算想去伤感下什么都好像挤不出那一丢丢时光。
在这几年里,我好像变成了一个我一个人都不认识的人。
过去热血而自由,不想被时间任何规则和思维所拘束,目前居然去约束其他人。
我记忆中比较深刻的六年前我拿着简历满世界去面试的样子,诚惶诚恐的心态,含糊不清的口齿。三年前被猎头勾引走进高耸大厦电梯走进经理办公室的印象,不知为什么这类印象留在我头脑中这样深刻,特别是那些严肃的面试官给了我统一而单调的印象:位高网站权重,严肃,机器般冰冷,窒息感,压迫... 超现实感,见不到一丝虚幻和理想主义。
是不是人愈加成熟,也就是愈加现实,不再给浪漫,幻想,自由以任何的空间。
而今,我发现我好像就是在走向那类型型的道路上。
是不是大家把我们的发条绷得太紧,而少给了生活涂上更多的色彩。
理想和现实没平行,只是在另外一个纬度相互排斥。过去的远大抱负到了日常一直残忍的展露真相,成王败寇,资金至上,权力通天,这是理想主义者,感性残存者不想说到的事情却怎么样也绕不开。
物质上愈加多,精神上却愈加不满足。人好像永远处置不好二者的关系,在人最好看的好的青春里,一直会觊觎财富的力量,得到财富后,又会拼命的找回情怀。
大家愈加负责任,愈加上进,却愈加离得远远的那个最原始最自由的自己,这是得还是失?
我过去尝试着沿着青春的足迹第三踏上记忆中那段美好而又留下无限遐思的路,却也无论怎么样找不到过去的感觉,是世界变了还是大家变了。
古诗说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后面两句留给大家的是人的遗憾,而现在,大家是什么的遗憾恐怕没人能说的了解。大约是岁月的遗憾...
愈加精通世故,人际关系,交际应酬,大家愈加聪明,老辣,理性,并且慢慢变成大家年轻时不太待见的那一类人。
世俗一直会给每一个人的上了沉重的枷锁,没多少人能勇敢的撬开这把锁。在各种明规则潜规则,在无比真实的现实的压迫下,大家渐渐散失了身上的光芒。
听起来充满可悲,不是么?
作为一个个体,大部分人很难逃脱这个宿命,少数的抗争者被生活打击的遍体鳞伤。
生活可以同化大家,每一个人在不同程度的被打磨,而我期望将自己心底的呐喊声轻微的,悄悄的,释放到空气中。
我,好像没那个勇气,我所期望的是在大家把全部精力用来应对生活应付现实的时候能留下那一刻时间来缅怀青春,理想,在心底里保存一丝丝最本真的自己。
世界这么忙,哪个会为自己停留一会儿。
过去的那个你,我会穿越生活去爱你!
来源:朱海涛自媒体, 本文链接: